【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】因案梳理 分类施策——平度法院精准打击四类“老赖”
2018-09-22 00:00:00来源: 平度市人民法院
自“基本解决执行难”攻坚战开启以来,平度法院认真分析执行规律,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,通过摸底分类,根据案件特点有针对性地研究制订化解措施,做到因案梳理、分类化解、精准打击,把力气用在刀刃上,形成了具有平度地域特色的执行经验。
“各团队要深入分析本团队案件类型情况,摸清底数,采取有效措施,提高结案率、执行标的到位率,降低信访率等,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在执行案件中的获得感”,平度法院院长阎春光多次在执行工作调度会上强调。
在推进“基本解决执行难”工作中,平度法院以“依法突出执行工作强制性,全力推进执行工作信息化,大力加强执行工作规范化”为总体要求,强化执行团队建设,压实责任,进一步加大执行力度,有效提升了执行工作效果。
将执行案件划分为四类:
一、速执类案件
包括传唤当即结案类、拘传结案类、扣划结案类案件。针对该类案件,平度法院在实践中梳理总结,创新手段,有效提高了案件实际执结率。例如,在 执行服务中心电子屏滚动播放失信公告、打击拒执罪、执行会战等画面,对被执行人起到了提醒、震慑作用。对执行法官进行信息化平台操作培训,运用信息化进行线索收集和网上查冻扣,实行万元以下标的一日执行、一站式速执模式,降低小标的案件对司法资源的占用率,有效提高了执行效果。
二、强制类案件
包括运用拘留、罚款、追究拒执罪、纳入失信名单、限制高消费、限制出境、悬赏执行、公安协查、律师调查令、执行联络员等措施执行的案件,通过整合各方资源,发动社会力量查找被执行人财产,压缩拒不履行被执行人的生存空间,真正做到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在法定期限内结案。
三、拍卖类案件
对拍卖类案件,平度法院加大了对网络司法拍卖的宣传力度,从提速财产处置程序和提高财产变现效率入手,引入评估公司优质服务竞争机制,有效提升了评估公司估价的精准度,网络司法拍卖成交率、溢价率也直线上升。
四、终本类案件
对于终本类案件,平度法院在落实终本工作中建立了申请立案执行风险告知书制度、申请执行人集体会商制度、终本前置会商制度,从制度上保障申请人的知情权,终本后实行不定期点对点查控制度、执行法官电话公开制度,打消了申请人在终本后案件无人管、法官无人联系的疑虑。